
我的收藏
來自:豆瓣電影
導演: 安迪·海伊 / 布萊恩·派西維爾 / 梅丁·休西因
主演: 尼古拉斯·瑞夫 / 安娜·梅德利 / 薩繆爾·韋斯特
類型: 劇情
制片國家/地區(qū): 英國
年份: 2020
主演: 尼古拉斯·瑞夫 / 安娜·梅德利 / 薩繆爾·韋斯特
類型: 劇情
制片國家/地區(qū): 英國
年份: 2020
來自:豆瓣日記
從內蒙回來后,我開始睡得著覺了。 在那之前自己處于一種虛空的狀態(tài),雖然現在同樣是虛空,但虛空和虛空是不一樣的。晚上睡得安穩(wěn)的人通常是白天的勞作給了他足夠的坦然,他知道今天并未虛度,而明天又飽含希望,所以在這之間,一場酣眠來得毫無心理負擔。 而對于這半年的我來說,失業(yè)、單身、經濟緊張、對社會和父母毫無作為,我配得上睡眠嗎?在這自責中的我,仿似是在用強迫性的熬夜來懲罰自己。而第二天中午起來,又會因這種懲罰帶來的進一步的毫無作為,對自己更加厭惡。 但在1800公里的內蒙騎行后,似乎懲罰變成了自己的一廂...
來自:豆瓣電影評論
看完兩集,感覺陳壽和羅貫中都有一萬句MMP要留給這部劇。其罪有三:其一,稱謂混亂。其二,時間線迷離。其三,人物臉譜化嚴重。 我們先來說稱謂,當著兒子和下屬的面兒,卞夫人叫病中的曹操“阿瞞”,不會直接被曹操一巴掌扇死嗎?(劉濤的張春華也挺辣耳朵,明明家...
來自:豆瓣讀書評論
今日讀完《黑客與畫家》一書才發(fā)現我們一直在促成一個錯誤。編程首先是為了解決問題,其次是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愉悅自己,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利用此掙錢。可是中國IT教育往往直接引導學生向錢看,什么技術賺錢就鼓勵學生去學什么;什么知識高深就要求學生學什么,妄圖每個學生都能成為研究員,科學家。于是許多年了,中國也沒出現多少偉大的黑客,也沒出現幾個以技術見長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的大多只是抄襲剽竊再加人海戰(zhàn)術...
來自:豆瓣日記
喜愛的電影,一定不會只看一遍。有些電影,隨著年紀的增長,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感受。 選定這個選題后,我的腦子里瞬間浮現了無數部人生大愛、反復觀看的電影。 現在選出的這五部,只是我的片單中有限的存在,滄海一粟。它不包括對我人生影響甚遠的《肖申克的救贖》,也沒有影響我開始喜愛臺灣電影并走上研究之路的《戀戀風塵》,這些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心水之選。 當這五部電影全部被敲打成文字映現在屏幕上時,我猛然發(fā)現,原來這么多年來,我對電影、文學的迷戀,全是基于對世間“人情味”的愛。 正如林懷民所言,藝術是人情的往來...
來自:豆瓣日記
文 / 熊太行 我們80后這代人特別不容易。 80年代頭幾年出生的人,父母基本都是50后,非常難處。 許多50后父母愛說小時候挨餓、上山下鄉(xiāng)有多苦,認為這些回憶給自己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財富。 我看還是傷痛居多。 他們難,但他們的孩子更難。 1 80后吃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癟,從小挨罵。 報紙上各種Diss: “小皇帝” “獨生子女是毀掉的一代” “嬌生慣養(yǎng)” “沉迷外國動畫片” “沉迷電子游戲” “人人都是小眼鏡兒” “個個都是小胖墩兒”(這兩句兒化音坑死南方小朋友) 不堪回首吧?還有呢,教育家老師說...
來自:豆瓣電影評論
這個故事并不簡單,它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就隱藏在片子中,等待有心人的發(fā)現。 大家一定記得,白居易和空海剛組隊時,曾經看過一場幻術表演:瓜翁用幻術變出西瓜,白居易以為是真的,空海知道是假的,瓜翁知道空海沒有中術,送他西瓜,途中,西瓜變成魚頭,白居易準備...
來自:豆瓣電影評論
《在云端》:生活的真諦 嚴重劇透,小心啊! 看電影的過程中,一個明顯的感覺就是,這部電影簡直就是喬治·克魯尼,這個好萊塢最著名的磚石王老五,自己前半生的真實寫照,真的很想知道他本人演完這個角色后心理有何感想?內心有沒有什么變化? 《在云端》講述的是一個關于“應該如何生活”的故事。 喬治·克魯尼飾演的是一名叫Ryan的公司裁員專家,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天上飛來飛去,為公司去解決麻煩,裁掉公司不想用的人...
來自:豆瓣日記
文 | 趙景宜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隔一段時間,李可就會點亮手機屏幕。顯示時間的數字不斷變化,今天快要過去了,預計好的事情還沒有做完。這是他典型的一天。 在“喪”、“屌絲”等名詞出現前,拖延癥就成了年輕人的“政治正確”。2007年,“我們都是拖延癥”豆瓣小組成立,現在有147084人加入。在碌碌無為、無法解決問題時,“拖延”成了一個好的擋箭牌,同時也成了困住人的新城堡。 網上總能找到各種應急的方法。李可發(fā)現了一個叫“mock file”的網站,它能生成各種類型的文件,但無法打開它。當你被催報表...
來自:豆瓣日記
博主Tim Urban在TED上有個關于拖延的演講。他認為拖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deadline的,拖延者會把事情積攢到deadline前的才開始,這就是我們最常談論的情況。另一類是沒有deadline的,通常是想開始一項新計劃,比如鍛煉身體。從這種意義上講,我們很多人都是拖延者。除了恐懼和焦慮,拖延還有可能讓我們感到內疚和遺憾,因為我們似乎總是沒有辦法很好地達成目標。 如果你嘗試過很多辦法想改掉拖延的毛病,但仍不得其要領,也許我們需要換個角度來想問題 —— 如何過上更高效的人生。 雖然即將...
來自:豆瓣日記
當我們明白雖然有更多物質上的收獲,但也在來時路上顛落了一地節(jié)操的時候,一切可能會改變。 三十到四十歲之間,感覺做任何事之前都少了“玩”的心態(tài),總有理由和原因讓自己變的有點“孤立”,但因為不喜互動、不想見人,又好像在享受這種“孤立”,漸漸也體會到一些從前不曾有的苦悶,和快樂。 認真寫字兩個多月,加上以前就有的一些體悟,就想寫一點階段性的總結。這些,應該算是快樂的部分。 習慣勝于激情 一件事情做到好,起碼要有一種嚴肅的堅持。所以好的寫作者都是將寫作變成了一種習慣。因為,習慣永遠要比激情來的可靠。 任...
來自:豆瓣日記
1. 2014年走紅之后,劉濤在合肥供水集團的工作遭遇了一個巨大的變化:沒有離職,也沒有升職,他被調到合肥附近的一個縣城,派送水費單。 “一開始領導就說讓我去玩幾天,沒說待多久。2015年春節(jié)把我派過去,就一直沒有動靜了。” 劉濤此前是合肥供水集團的抄表工,從2010年開始,每天花4-6個小時在合肥街道上街拍。照片里是大量荒誕的巧合,或戲劇性的偏差,2014年《三聯生活周刊》微博發(fā)了9張他的照片長組圖,解讀為“用好奇心把整個城市都變成了他的作品”。微博被轉發(fā)了5萬次,劉濤紅了。 劉濤是中專學歷,...
來自:豆瓣日記
文 | 李依蔓 手機上的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時,不會像時鐘一樣發(fā)出“咔噠咔噠”的聲音。 音子11點多躺下,發(fā)誓這次一定不看手機,不胡思亂想,努力睡。她把手機調成靜音模式,塞進了床邊的收納袋。可大腦里像放進了一臺放映機,關于工作和感情各種念頭,在暗夜中循環(huán)上演。 她還是忍不住在手機上查看時間。一點。快三點了。快五點了!天亮了……完蛋。 那是2014年11月,音子研究生二年級在讀。晚上12點舍友都休息了,可音子發(fā)現自己的入眠時間越來越晚,一般凌晨4點才能睡去,6點就醒了,有時通宵不眠。即使睡著了一會,沒...
來自:豆瓣日記
從今天起,我們把中國三明治關于當代中國年輕人的觀察記錄整合成新的專題,起名叫“癥常青年”。原因有二:一是當下報道青年文化的內容平臺,通常只關注“青年亞文化”,紋身、金屬、公路……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抓眼球,而大多數“正常青年”的群體卻被選擇性忽視,好像他們沒有故事。中國三明治一直專注記錄普通中國人故事,將長期關注正常青年群體,報道他們的思考、趨勢和新變化。 原因之二,是正常青年也有時代癥,在中國,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他們的癥狀。這就是“癥常青年”的來源。 我們無意把這個項目做成一個只為商業(yè)客戶提供洞...
來自:豆瓣電影評論
我們知道它有起和終 ,卻無法預知沿途的經歷…… 有的人行程長,有的人行程短 有的人很從容,可以欣賞窗外的景色 有的人很窘迫,總處于推搡和擁擠之中 然而與懸掛在車門上、隨時可能掉下去的人相比,似乎又感欣慰 獲得舒適與優(yōu)雅,座位是必不可少的機會,因此總被人們爭搶 有的人很幸運,一上車就能落座 有的人很倒霉,即使全車的人都坐下了,他還站著 有時別處的座位不斷空出來,唯...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東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歡的內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還可以關注感興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