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對于高考工廠的想象,是被媒體的報日復一日道所塑造的,人們以為里面的孩子是悲慘的、被異化的,是不可理喻的標準件、流水線的產品,以至于忽略了那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也會熱衷于讀網絡小說,掌握偷吃零食的小技巧,被曖昧的心思困擾。成年之后,為了考研、考公,仍有許多人選擇進入封閉式管理的訓練營、培訓班,情愿成為“流水線”中的一環,但壓抑本性從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