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莎士比亞的劇情簡介 · · · · · ·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取材于約瑟夫·格雷夫斯幼年時在倫敦切爾西男童寄宿學校的一段經歷和他豐富的莎士比亞戲劇表導演經驗,以妙趣橫生的手法編織出一個發生在懵懂無知的男孩兒與苛刻霸道的莎士比亞老師之間令人捧腹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年僅六歲約瑟夫入讀一所男童寄宿學校,不幸遇到了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的克萊夫·T·瑞維爾校長開展的軍訓式莎士比亞教育。在迷茫、羞愧與好奇中,小約瑟夫逐漸走進了瑞維爾校長的莎士比亞世界。從對校長的不解和怨恨,到理解與感激,小男孩最終愛上了莎士比亞和那個充滿激情的世界,并將其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
年僅六歲約瑟夫入讀一所男童寄宿學校,不幸遇到了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的克萊夫·T·瑞維爾校長開展的軍訓式莎士比亞教育。在迷茫、羞愧與好奇中,小約瑟夫逐漸走進了瑞維爾校長的莎士比亞世界。從對校長的不解和怨恨,到理解與感激,小男孩最終愛上了莎士比亞和那個充滿激情的世界,并將其作為自己終身的事業。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的劇目圖片 · · · · · · ( 我來添加 )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的劇評 · · · · · · ( 全部 101 條 )

癡狂言語,講的是每一個人的故事
選擇看這部劇的原因是因為約瑟夫.格雷夫斯。兩年半前,也是一個雪夜,我和cc買了同樣是格雷夫斯導演的《我,堂吉訶德》,坐標是金臺路的7劇場。 彼時我還是大一新生,對北京沒什么概念。來自南方小城,多數的經驗來自與閱讀和想象。《我,堂吉訶德》是我第一次音樂劇的經...
(展開)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因為身體不適拖著病體一路給自己打氣才走到劇場,被Jo的表演深深打動,因為坐后排看不清字幕整場劇都看的很吃力。整場劇可以理解為將Jo對兒時校長感情作為一條線,從最初的極度恐懼、不理解到最后的同情與感恩,來講述Jo與莎士比亞的感情的不斷變化。 最后一段很是讓人感動,...
(展開)

【劇評】《一個人的莎士比亞》:戲劇是光
這篇劇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本文首發于本人公眾號“來寫吧”)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是由約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自編自導自演的獨角戲。 根據豆瓣相關條目的介紹,該劇“取材于約瑟夫·格雷夫斯幼年時在倫敦切爾西男童寄宿學校的一段經歷和他豐富的莎士比亞戲劇表導演經驗,以妙趣橫生的手法... (展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莎士比亞
人們常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格雷夫斯則讓人們知道,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莎士比亞。 他以自己六歲時在英國寄宿學校發生的故事為腳本,講述了他和校長間發生的故事。第一天上課,小格雷夫斯就被校長對莎士比亞的“熱愛”與“執著”嚇得尿了褲子。自尊受挫的他哭...
(展開)

致所有被現實擊垮的人
不知道為什么,開場前演員于黑暗中的那一段莎士比亞臺詞獨白就讓人有點眼角發酸。大概我這個人的淚點就是聽老人講述他們過去的故事。一種時過境遷,人到暮年回首往事的滄桑。所以在這一點上,這個故事只要講的不算太差,基本上我都能接受。 而事實上這個故事確實不差。雖然沒看...
(展開)
以下豆列推薦· · · · · · (全部)
- 一個瘋狂戲迷的劇院指南? (m.)
- 戲比天大 (Mumu)
- 豆瓣8分以上的舞臺劇 (張魚妹)
- 戲劇愛好者私藏分級指南 (默默2010)
- 舞臺劇強迫癥患者 (潔|莫苒)
0 有用 wangyucode 2025-05-23 廣東
完全看不懂在說啥
1 有用 不知所謂 2025-05-21 湖南
譯名差評,故弄玄虛。獨角戲演那么久真的很厲害,而且發現演員本人臺上臺下好不一樣,演戲真的很有趣啊。全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爸爸啟發他說的話,既告訴他莎士比亞的魅力包括故事和語言,又告訴他每個人擅長的東西不一樣,讓他給老師第二次機會,同時又保證自己一定會站在孩子這邊,這個教育水平真是望塵莫及。... 譯名差評,故弄玄虛。獨角戲演那么久真的很厲害,而且發現演員本人臺上臺下好不一樣,演戲真的很有趣啊。全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爸爸啟發他說的話,既告訴他莎士比亞的魅力包括故事和語言,又告訴他每個人擅長的東西不一樣,讓他給老師第二次機會,同時又保證自己一定會站在孩子這邊,這個教育水平真是望塵莫及。 (展開)
0 有用 阿達拉西 2025-05-19 湖南
大量引經據典,演技很有感染力,墓地野戰故事可謂驚世駭俗,但是課堂模仿部分和日常生活講述部分存在割裂,某些地方像是在開講座。
0 有用 午陰嘉樹清圓 2025-05-17 湖南
25.05.16 梅溪湖||前面困了,結尾腦癱兒子的朗誦讓人起雞皮疙瘩
1 有用 海豚會唱歌 2025-05-17 湖南
我只會責怪自己不夠懂莎士比亞,因為這個戲的后勁真的很足。前三分之一昏昏欲睡,中間漸入佳境,后三分之一持續高能。到演后談才知道這是Joseph Graves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原來戲劇里最觸動的部分就是真實生活本身。英文劇名Revel‘s world of Shakespeare和中文譯名“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形成互文,老師Revel的莎士比亞情結里有他深埋心中的鈍痛,而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獨屬的... 我只會責怪自己不夠懂莎士比亞,因為這個戲的后勁真的很足。前三分之一昏昏欲睡,中間漸入佳境,后三分之一持續高能。到演后談才知道這是Joseph Graves自己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原來戲劇里最觸動的部分就是真實生活本身。英文劇名Revel‘s world of Shakespeare和中文譯名“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形成互文,老師Revel的莎士比亞情結里有他深埋心中的鈍痛,而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獨屬的莎士比亞。它是我們安放在戲劇里的最脆弱的那部分,也是我們在戲劇里煉就的支撐著我們捏緊拳頭走下去的那部分。第一次如此震撼地感受到“To be or not to be”靈魂發問的顫抖頻率,它讓人恐懼,讓人躲閃,讓人不忍,更讓人直視生命的渺小和偉大,丑陋和慈悲,軟弱和堅強。最后躺椅上的獨白無法不讓人潸然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