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原版vs中文版對比:我永遠愛Mischief的鬧劇!


#賊想得到你
疫情前在倫敦看的原版The Comedy About A Bank Robbery。鬧劇門類里我非常吃Mischief的風格,當時希望上話能在Mischief的經典《演砸了》后,再買這一部漢化,被告知中文版已經制作出來了。
等了一年,沒看到人做對比,最近戲荒就自己來了。
保留了原版的主線劇情、基本布景、人物關系和動作調度,但臺詞和梗是做了本土化的,有很多緊跟時事的段子和新聞(最新這輪演出的梗已經更新到吳亦凡的“我很大你忍一下”和王思聰的“我是你爹”了)。
雖然沒被逗笑,但挺有趣的。比一些純粹的網絡段子好玩。
和倫敦版演員努力證明自己身為演員是能做到觀眾不能做到的表演(好幾位都在炫技,highlight個人技),麻花更傾向…說好聽點是親民、接地氣,殘酷點就是“下沉”。
演員的表演小品化的同時,增加了很多和觀眾非常直接的互動,有點綜藝晚會式向觀眾發問,演到一半跳出劇情要應援,用中國、北京這種地域梗來帶氣氛…我不怎么吃這套,但現場反響還挺好。
如果說前面是麻花風格的選擇,這個就是業務能力和態度了——女主演(是一位功勛演員)開場沒多久就直接在表演里數度笑場。
演鬧劇的演員需要自己繃住,這個處理我完全不能接受。并且氣了很久。
歌曲的部分做了保留但表演變了,和原版演員人均能唱分擔不同,這版有專門的歌手,女歌者技巧還不錯,但是拿著麥在舞臺上跑走位,略尷尬。近距離看還是很明顯。歌曲的作用變成純串場了,詞保留了英文,但是大家是故意這個發音的嗎?男女歌手口音都有點…說不上來是不是故意,怪怪的…
原版我最喜歡下半場上來,一個演員一人迅速切換多個角色,自己跟自己對戲的部分…想過會怎么演…結果…被刪掉了…
增加了父輩愛情在教堂一段Rap…這個改動我覺得蠻ok的。揚長避短是改編劇必須要做的。
因為中文版舞臺比原版大很多也更高。布景其實是有調整的。首先是材質真的不太行,離得距離嚴格來說更遠,但拖動布景的時候會有很尖銳的金屬摩擦聲。
裸眼3D的區域在舞臺靠后,視覺上縮小了兩圈不止,就沒有我在倫敦坐第一排中間的時候感覺那么驚艷了。
我覺得損失最大的是通風管道。原版是在鏡框式舞臺整個外框上,抬頭看演員在舞臺上爬那是真的有沉浸感,非常刺激。現在這個版本是舞臺內側單獨搭的了…
保留的一些肢體搞笑完成得還不錯,節奏蠻ok的。Mischief真的牛逼,這些設計真的很有想象力。道具的使用和角色之間給得很足的互動,是到位的。最后幾場戲,從入侵辦公室開始。即使看過了原版,再復習一次也覺得很好笑。
ending之前的一段舞蹈也是新加的…感覺…太像謝幕了吧…這段編得還可以,但是演員執行有點…就…第一排三個人都跳不齊就不太好。麻花的音樂部分不是重歌舞質量的路數,不如不要…
我覺得這個戲兩三百看看還是很開心的…在倫敦買的是20胖次第一排的sales,北京買了原價,也滿足了我自己的好奇心。
希望有一天還能看到國內團體做Magic Goes Wrong和Peter Pan Goes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