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孟京輝說點不一樣的

這篇劇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時間:2022年2月13日
版本:1998年官攝版
演員:陳建斌 任程偉 趙環宇 李乃文 李梅
在杭州接連下了半個月的陰雨綿綿的周日下午,終于打開了這部想看了很久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感謝孟京輝,上傳了那么多優秀作品的官攝版。
Ps看這個版本再對比今年看到某音樂劇的官攝版,感嘆中國攝影水平二十年了,不僅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
這大概是我看的第一部,孟京輝戲劇不是以愛情為主題的。
今天,聽孟京輝給我們談談政治。
打開這部劇不到10分鐘,就和朋友說了一句“我會買票去看現場的”。太太太吸引我了!
開場的經典段子,一下子把氣氛推到爆點。
“達里奧·福,‘卟——’,放了一個屁
崩到了莫斯科,來到了意大利
意大利的國王,正在看戲
聞到了這個屁,很不滿意
找來科學家,研究分析
這個屁是一股氣,在人的肚子里竄來竄去
一不小心打開后門溜了出去
放屁的人,歡天喜地
聞屁的人,垂頭喪氣
有屁不放,憋壞心臟
沒屁硬擠,鍛煉身體
屁放得響,能當校長
屁放得臭,能當教授
不響不臭,思——想——落——后!”
達里奧·福的巨大頭像是演出的大背景,所有的演員在開場前向大家介紹了達里奧·福的生平背景,讓大家能夠更深入地感受這部劇的精神。達里奧·福出身底層,他擁有著無產階級立場,他戲劇里展現的戰斗精神讓他被政府封殺,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卻遭到強烈的抨擊。
很有趣的一點,在開場前每一位演員都圍繞在黑板周圍,用粉筆畫上主要的角色。期待著,不知道二十多年后,這部劇還用黑板和粉筆嗎?
整部劇里充斥著各種段子、包袱,聽得大家笑得四仰八叉的,不禁讓我想到了上個月看的《兩只狗》。還有陳建斌那段天津話,用最詼諧的段子來說最深刻的現實。
沒有看過原版,據說孟京輝對原版進行了改變。故事內容很簡單,警局刑訊逼供一位無政府主義者,并打死了他。警察們找到了一位有演員癖的瘋子,幫他們編造排演出一個故事,把一起殺人案件轉化成一個意外死亡事件。在整個過程中,瘋子與警察們排演了各種方案:無政府主義者是被電扇吹出去的,還是追趕蒼蠅忘了懸崖勒馬,或者是在天臺約會警花一時想入非非。這些荒誕的故事,給觀眾們帶來了無數的笑料,又感受到:啊,現實甚至比劇本更荒謬。
這部劇,讓我在小學里寫過無數的“作者運用了反諷的技巧體現了xxxx的價值觀”有了具象的形式。
總是在不同的平臺上看到大家對孟京輝戲劇兩級分化的評價,愛的很愛,不愛的就批判“矯揉造作”“永恒的棉麻T恤的男人和白色吊帶裙的女人在舞臺上說著一些毫無意義的句子。”我一直是屬于擁護的那一類,我喜歡他劇里表達的故事的感情,但確實看過的部分演出,我也不得不說“孟京輝工作室的女演員們似乎每一部戲似乎都是一個樣,一樣的語氣,一樣的抑揚頓挫,一樣的服裝……”對比這部劇的特色鮮明的演員們,現在的年輕演員還是需要一些自己的特色。
整部劇有很多的咆哮,瘋子的咆哮、警長的爆發,演員們給了觀眾很強烈的感情輸出,陳建斌的瘋子有力量、有瘋勁兒、甚至看到了一絲憂傷感,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我的感受,仿佛瘋子身上有一種“我看破了這世界上一切的黑暗,但我卻無能為力”的憂傷。
結尾瘋子的一長段的咆哮
““事情當然不能怪你們
事情雖然是你們干的
但是教唆的是他們
(誰們?)
說得遠一點兒,山頂洞人
說得近一點兒,你們家人
說得唯物一點兒,日蝕月蝕
說得唯心一點兒,儒家法家
說得辯證一點兒,是受害人
說得全面一點兒,是作案人
說得痛快一點兒,都——是——別——人!”
我似乎還能感受到“都是別人”這句話在劇場里的不斷的回聲,同時幕墻轟然倒塌,劇情戛然而止。瞬間雞皮疙瘩起了一地,我坐在電腦前都如此,這一瞬間很像“魂穿”現場觀眾,感受現場撲面而來的情感與震撼。
整部劇里很戳我的一點就是專屬京片子的“痞”氣,其中有一段通過彈幕了解到時改編《茶館》,演員的形體和語氣,真的太有趣了!這大概是作為京外人對北京永遠的熱愛吧。我能聽京片子給我嘚吧嘚吧貧上一整天。
影響深刻的一句:瘋子說:“我頂看不上那些先鋒派,放上十來個破電視十來個破箱子在舞臺上,弄得跟垃圾場似的,還在舞臺上挖水池子、放摩托車......還不都是現實主義的功力不夠,才去抱先鋒派的大腿嗎......”突然讓我想到了之前和朋友吐槽的“蜂巢劇場的清潔工作人員真的不容易”,當然這部戲的最后,也沒有讓我失望——向清潔人員致敬。
Ps。喜歡里面一開場的一句“昂貴的賬單 無論是對醫生還是病人 都是最有效的良藥。”
好了,4月去看空花組的演出,希望不要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