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一場盛大的戲夢 ——中魅影5.2首演review

這篇劇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上了大學以后開始報復性看戲,寒假結束的時候看了看票夾,一個學期看的戲比過去三年看得都多??磻虿辉偈且患枰却芫貌拍艿玫降莫剟?,那種走進劇場時格外期待和欣喜的感覺也變得稀有起來。
但是當那晚的燈光漸暗,陌生又熟悉的戰栗感席卷而來。擔憂、疑慮、好奇、緊張,統統摻雜在一起。但是這些復雜的感受在觀演過程中逐漸消失,我忘記了周遭的現實世界,隨著戲劇的步伐進入了一場盛大的夢境,到現在還未能全然醒來。
當然,這種體驗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歸功于原版IP的經典。作為嚴格的版權戲,中魅影的整個制作還是很標準化的,不允許太多的改動,所以其實不涉及到很多中文本土化的問題。頂級的音樂,極盡華麗的舞美,中魅影都幾乎是原樣復刻(除了吊燈,根本沒有砸下來,確實不夠震撼),所以這些不是探討的重點。由此,評價中文版的維度就自然落到了演員和譯配上,而前者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本文涉及演員的討論僅針對首演場。 首先是譯配,這部分真的是讓我對中魅影好感倍增的因素。前期制作方宣發時,譯配團隊引發了很大爭議,近年中國音樂劇的譯配狀況也是讓人在開演前吊著一口氣。本來預期的常見癥狀——如,過于大白話或過于文縐縐,演唱時拗口,詞過密導致聽不清——這次的譯配幾乎都沒有出現。大多數唱段的譯配都是文白平衡的,盡量押韻,若押不上的也不強求。演員演唱順口,觀眾聽感流暢。
更好的是這次譯配給我感覺走的是意譯的路線,不追求字字到位但追求意境準確,是我個人很欣賞的處理。這一點我覺得甚至比趙孤原創的歌詞都要好,趙孤有時會突然在風格上有割裂感,但中魅影整體很均衡,不少地方還很詩意,能體現出中文的美感。比如All I Ask of You并不是直譯為“我對你的所有請求”,而是取其意,譯為“愛你我別無他求”,情感濃度驟增。Masquerade譯為狂歡夜(也看到有劇友批評這個譯配沒能保留mask的意象,我覺得批評得有道理,畢竟這個點在魅影的唱段里cue到很多次),后面的詞不太能記全了,好像是“一座色彩的樂園”,有后面看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總之現場聽感與視覺上的華美服飾配合,很符合那種光怪陸離的狂歡感。Music of the Night也是我特別喜歡的譯配,中文版譯為《夜之樂章》。Close your eyes let your spirit start to soar譯為“閉上眼讓靈魂自由穿梭”,配上弱唱+延長音,聽得我的靈魂也跟著歌聲自由穿梭……
硬要挑毛病的話,Sing for me my angel of music可能是沒有辦法的直譯了,我個人感受是即便是阿老師念“為我唱吧我的音樂天使”也不免令我出戲,但也看到不少劇友覺得還好。魅影第一次被小C摘面具時大罵damn you curse you,這次的譯配是“賤人!無恥!”很多人覺得尷尬,但我覺得現場看嘎子配合肢體和左半邊沒遮住的臉上的表情,在人物當時的狀態里表演這段還是很順的。不過我也確實沒想到更好的譯法,因為要細究的話這兩個詞還是有一些隱隱的宗教色彩的,而要在中文語境中用兩個音節同時表現出這種帶有宗教感的譴責、咒罵,又能不至于磨損其中憤怒情緒的尖銳質感,讓演員說出來的時候足夠有爆發力,確實是很難譯的。
其實反思譯配,越是簡單的詞句有時譯起來越是困難,給多了會被詬病賣弄文采,給少了卻難以把原文中雋永的意味全部表達出來??吹揭恍﹦∮裷epo中覺得這次譯配沒什么記憶點,我倒覺得這反而表明這次譯配至少是合格的——能讓人記住的譯配語句往往是兩種情況,一類譯得極信達雅、極妙,另一類譯得極突兀、極拗口,而多數平均分或以上的譯配并不能也最好不要把觀眾的注意力從歌曲或劇情本身上轉移開,因為服務于演唱和聽感才是其目的。
下午聽了播客“撕票俱樂部”對譯配團隊的訪談,他們提到其實在語言風格上也刻意區分了戲中戲和其他的片段,不過我看的時候沒有注意這個點。他們也根據人物特點區分了語言風格,如All I Ask of You就相對譯得更白話平實一些,以貼合年輕人談戀愛的語境,也是為了將相對年輕氣盛的子爵和才華橫溢的魅影從用語上區別開??吹贸鲎g配團隊還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然后是演員——簡單來說,阿云嘎對魅影的詮釋徹底折服了我,潘杭葦的小C中規中矩,李宸希的子爵拉低全劇水平,配角里最喜歡兩位劇院經理和卡洛塔。下面展開說。
潘杭葦的小C完整地完成了整個作品,沒有大失誤但也沒什么驚喜??磩e人說她剛剛陽康,能按原計劃演出還是很不容易的,演唱上面沒什么問題。但客觀而言,沉淀了兩天再想她塑造的小C,還是和這個人物本可以擁有的豐富性相去甚遠。尤其是又回去對比了25周年版人魚的小C,不得不說中文版小C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當然也是人魚難以超越)。本來我很期待的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現場感受到的情感濃度甚至沒有看25周年官攝來得高。當晚的處理美則美矣,但美得空洞——這首歌結束后觀眾的掌聲非常禮節性,也很說明問題。
還有一個很多repo也提及的問題:這個小C對魅影的情感是比較單一的。小C還戒指那一段,潘杭葦處理成還完戒指頭也不回地跑掉,魅影孤零零地在臺前聽著小C和子爵對唱的歌聲遠遠地傳來,落寞加倍。似乎小C對魅影徒留恐懼,同情中和了恨意,遠走高飛是求之不得的選擇。但是25周年人魚的處理就讓人物關系更加復雜深刻——同情是最淺表的,更深的是對如父如師的無望愛人魅影的苦澀的愛,遠比愛情更為復雜的愛。人魚最后唱的Say you’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看似對子爵,其實是對魅影??上Я耍@版小C并沒有給我留下更多值得回味的演繹。
對嘎子有多佩服,對李宸希就有多失望。雖然單從唱上沒有大問題,但表演方面實在是太單薄了,子爵的形象根本立不住。用望遠鏡看,他臉上只有三種表情,恨魅影的憤怒、對小C的愛意和面無表情式的冷峻。這就導致他聲音的情緒和他肢體、面部表情的情緒是割裂的,讓人很難感受到子爵這個人物的呼吸。而且他的致命傷在于沒有自己臺詞的時候就跳出人物和情境,變成了故事的旁觀者。舉例來說,在大家都收到魅影來信驚慌失措,小C拒絕出演的片段,除了魅影之外的主要人物都在臺上。小C處在崩潰邊緣,子爵照理應該是最關心她的人,李宸希卻還是面無表情地站在她身后,連旁邊兩位劇院經理的面部表情都比他豐富……最后子爵來到魅影的地宮,脖子上被套上旁遮普套索的時候,他竟然能手在用力扯套索的同時,臉上沒有相應的驚恐、憤怒和窒息感,而是等著準備自己下一句要唱歌了……可能從頭到尾他演得最好的一段就是All I Ask of You,還是能感受到對小C的愛和兩人之間的chemistry的。但是如此平面的子爵,不僅在三重唱的時候完全被淹沒,更在這個三角人物關系中因為能量太低而沒辦法撐起小C放棄魅影的動機。
最后寫阿云嘎。糾結了很久不知道如何下筆,他的現場讓我感受到了自己語言的貧瘠。極微妙又極濃烈的感情在那易逝的分秒中被他細細雕琢,以歌,以言,以呼吸,以淚珠。他的聲樂水平無需多言,這次沒有用很多明亮大線條式唱法來展現他標志性的音色,反而是用了大量弱唱處理,顯然也是基于對他角色的鉆研和理解設計的,與聲入人心里帶有明顯模仿痕跡的版本已經完全不同了。真乃仙樂,現場聽到的瞬間各種豐富的情感都涌上來了。
嘎魅影不是對過往魅影的復刻,創作時對人物抓得很精準。我真的太喜歡嘎魅影身上流露出的那種強烈的沖突感了。他高貴地卑賤著,如一頭受了傷的野獸,越是脆弱易碎的心越要用陰森可怖的外表去掩飾,嚇退了喧鬧愚蠢的眾人才能獨自悲傷。第一次被小C摘掉面具,他從極度的暴怒滑落進無底的自卑,最后以整個人匍匐在地的姿態,右手捂臉左手撐地艱難爬行(而且此時唱得非常穩),卑微地乞求小C還回面具。相應唱段的處理也從氣急敗壞時的怒吼也轉化為了氣若游絲的自厭自棄,簡直就像是堅硬的玻璃外殼碎裂在地,他被玻璃渣扎得滿手鮮血。然而他轉身戴上面具后,立馬恢復了原來那種主宰者的姿態。從放到收再到放,這段情緒變化非常清晰地體現了面具之于魅影的心理意義。魅影向往高貴和美,面具能暫時地讓他忘卻自身無法洗去的丑陋和傷痛,成為安全感的來源;但面具永遠只是面具,只能遮蓋創傷不能消除創傷,戴著面具的魅影從來不能接納真實的自我,沒有真實的自我又怎么能學會去愛呢?這里其實給小C最終不選魅影選子爵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解釋,但是本場小C和子爵的演繹沒能接住……
另一個封神的場景是他在被小C親吻后的反應,是一段沒有音樂或臺詞輔助的純表演。就像是一個皮球突然泄了氣,用望遠鏡看,他完全沒想到小C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整個人在小C親上來的時候就僵住了。這里的嘎魅影實在是太可愛了!可愛到觀眾都笑場了,誰能想到那個神秘、冷血而偏執的音樂天才其實內心是個單純的小朋友呢!看他大腦宕機、手足無措地在臺上踱步,那種面對所愛之人的局促,不多久就轉化成了要不要讓小C和子爵走的內心掙扎,以及由于深深的自卑感而產生的問不出口的問題:小C到底愛我嗎?非常自然地,此處的色彩在魅影割斷繩索的時候就過渡到了悲劇。選擇放手,是魅影第一次學會愛。小猴子音樂盒在一片寂靜中響起,Masquerade的旋律reprise,魅影哽咽著輕聲唱出“狂歡夜”,捂住了小猴子的臉。所有人的情緒堆積到這個點,都在這幾句弱唱中爆發,共情魅影的落寞、孤獨與痛苦。遠遠傳來另外二人的All I Ask of You,絕望的魅影最后一次用盡全力唱出:
“唯有你讓我音樂翱翔,再也沒有黑夜的樂章?!?
阿云嘎真的把魅影身上的復雜感給演得淋漓盡致。也許嘎魅影外在的氣場沒有拉面那么霸總(嘎被揶揄是“體制內魅影”),但是阿云嘎通過多次用細節處理突出魅影內里的孤獨、敏感、脆弱、自卑,把魅影作為一個渴望救贖的棄兒身上可悲可憐的質感演得淋漓盡致。他對小C的情感也更突出了小心翼翼的部分,是一個很怕所愛之人受傷的魅影啊。他甚至讓我感受到了魅影這個人物身上的宗教罪感,為出生時即丑陋的原罪付出沉重而不公的代價,用音樂為媒介,通過小C完成了一場救贖。 如果你是魅影死忠粉,刷過無數次25周年魚面版,中魅影多少會在一些方面讓你失望。但得益于版權戲引進時的嚴格把關,中魅影是一部下限很高的劇,在中國音樂劇質量良莠不齊的當下,已經是頂配了。票價也是仁者見仁的事情,取決于很多主客觀因素,大家應該都有自己的判斷。不過我還是非常推薦有機會的朋友去看一場嘎魅影,非常非常難忘的現場。
很久沒有這么激動了,上次因為現場看音樂劇這樣還是疫情前的法扎(入坑之作),是走出劇場的時候感受到的來自舞臺的calling——藝術的魔力??!今天一天不寫完這篇東西感覺完全無心做別的事情,英文原聲帶也越聽越耐聽。很多關于這部劇的內容上以前忽略的細節,這次寫劇評的時候也一并思考了、理清了。反復聽經典的曲子,再次感嘆韋伯實在是太天才了,配合情境直擊人心。雖然嚴格來說還有不足,但是感謝中魅影給我造了一場久違而盛大的戲夢。The Music of the Night的歌詞完美地概括了置身這個夢境中的體驗——
Close your eyes, let your spirit start to soar… And you’ll live as you’ve never lived bef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