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原版觀后感

23.11.25 交銀前灘31演藝中心。《音樂之聲》原版。????????
首先說劇場,這是一個新劇場,買的是7排45,然而實際進場入口在二樓,進去以后實際座位大概是1樓最后一排。我是土狗,我覺得這個座位很神奇。雖然是一樓最后一排,但因為這個劇場并不大,大概介于一般的中劇場到大劇場之間,并且整體非常的圓弧,是典型的劇院式劇場,所以即使是最后一排大號,也沒有想象中的視角那么斜那么偏甚至也不覺得非常遠。臺挺小的,基本只有極度貼邊的部分才會有一些遮擋,從這部劇來看,整體沒什么影響。以及也不會被樓上壓頂,就還挺友好的。因為是新的劇場,音響設備可以說效果非常好了,一樓最后一排也還是對耳朵很友好,既不會炸耳朵,也不會聽感很差,真的很不錯了。小伙伴全程一直在我邊上瘋狂夸夸這個音響哈哈哈,可以看出來是很愛了。(具體視角可以看下圖參考)

再說劇本身,經典畢竟是經典,有基本劇情在這里打底,怎么也不會大失敗。上半場可以說是音樂會級的享受了,女演員們的表現真的太出彩了,給我留下了超級深刻的印象。開場唱詩班就震住我了;院長媽媽和女主角合唱的《My Favorite Things》更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了,女聲二重唱可太絕了啊;當然小朋友們也是超級無敵可愛又優秀的,經典的《Do Re Mi》也是很喜歡!
小演員們在這個劇里可以說是非常出彩了,我和小伙伴一致覺得飾演大女兒Leisl的女演員可以說已經是一名非常成熟的女演員了(當然也有可能本來人家就已經是了,是我孤陋寡聞)。無論從唱、演各個角度來說,表現得都很成熟完整。小孩子們也很可愛,最小的Gretl小奶音真的恰到好處,萌一臉啊,一張口下面觀眾席就發出了很多善意的姨母笑。Brigitta人小鬼大,不論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政治立場不同的大人們,最好就不要互相說話,還是在樓梯上一言道破男女主角相愛的事實,都有一種強烈的反差感,可以說這個孩子是劇情推進的重要催化劑,而小演員表現得很好。同樣有催化劑作用的二兒子Kurt也表現得很不錯。印象很深的是雷雨夜那場戲,兩個男孩子突然從床底下彈出來,也是很可愛。總之沒想到孩子們能撐住現場2個多小時的演出,沒有忘詞沒有出錯,全程維持高能狀態沒有掉鏈子,真的屬實震驚到我。別人的童年已經在臺上完美演出,我一把年紀還是一事無成,確實慚愧。

當然也還是有一些美中不足之處,整體來說,相比電影,劇版可能礙于時長或現場的限制?總體還是對孩子們的戲份做了一些刪減,也許是因為孩子們實在太可愛了,所以當上半場臨近結尾處,大段男女配角戲出現的時候,雖然唱得挺好,但真的感覺有點坐牢了。小伙伴甚至開始問我什么時候中場休息??。這些刪減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劇情進展有點突兀吧。男女主的感情進展有點太快了,好像沒什么鋪墊,尤其下半場更是好像一下子開了倍速拉了進度條,男主女配政見不合分手了,下一秒就無縫男女主互相告白在一起了…就還挺突然的。
另外,作為一個音響設備Max的劇場,中途居然出現了一次收音問題,我真的很難接受,中間有一段對話的時候,非常明顯地出現了話筒聲音變小基本收不到音的問題。雖然出問題的時間不長,但過于明顯,對觀感還是有一定影響。以及字幕的設置真的太不友好了,放那里吧,就總忍不住去看,但是這個字幕的位置在兩側,而且由于劇場弧度很大,導致看左邊很不順眼,看右邊又影響觀看臺上表演,總之不是很友好。
還有布景,在看過各種fancy的舞美之后,再看這個。說實話真的有點塑料,特別是這個山啊,咱就是說敢不敢更簡陋一點啊,這個舞美最多5毛??演得再好也很難入戲啊,你說女主角她在山中歌唱,結果背后是一塊平面感極強的背景圖,這很難讓人信服吧。希望舞美能加強一點。

整體來說瑕不掩瑜吧,但畢竟是兒童向音樂劇,宣傳更是直言是孩子們的第一部音樂劇,以至于劇場的孩子未免也太多了,雖然我這場沒有特別鬧騰的,還是難免有一些小噪音,略影響觀劇體驗,以及真的是病毒大流行啊…整個劇場里全程都是此起彼伏的咳嗽聲,大家還是多保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