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錯,只有角度

這篇劇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那晚,在熱鬧的除夕晚會上,他默默走過小時候生活玩耍的老屋子,在屋門口點了根煙,然后他看見了去世的父親和父親在自己滿月的時候寫下的一封信。
不擅言辭更不擅筆墨的父親,在信的最后說,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戰爭,愿你一生平安。父1956年11月26日于寶島一村。
這是整場話劇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一個因戰亂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的男人給他的兒子最深最深的祝福和期盼。那期盼與功名利祿無關,與家國大義無關,只愿你永遠不會經歷一種殘酷,這種殘酷叫做,戰爭。
聽到這句臺詞的時候,我渾身顫栗,這是整部劇第一次那么明確地點出,戰爭之痛,戰事之苦,那是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他們在臺灣過第一個年的時候,曾喜氣洋洋地說,這是我們在臺灣過的第一個年,也是最后一個。因為他們堅信,逃離是暫時的,他們很快就會反攻大陸,跟家人團聚。這時候很多觀眾都笑了。他們笑,是因為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這些人一去就是六十年,至今未歸。他們笑那時候這些人太天真異想天開。他們笑這些人自以為是白日做夢。他們能笑,只不過是于之當時,他們是六十年后歷史的見證者。
可我笑不出來。即便是我真的在1950年的臺灣,面對這些國民黨老兵對歸鄉熱切的在我看來確實是天真的期盼,我也不忍心告訴他們這期盼至少在六十年內會落空。因為對于走的匆忙甚至沒來得及跟父母道別的他們來說,這個期盼就是他們這一生的希望啊。
70年代的那場戲,蔣公逝世,眷村老小跪地痛哭,尤其是對于那些還心存希望的老兵來說,這無異于是宣判了他們的死刑,與親人永世隔離的死刑。屈哥飾演的老趙,撕心裂肺地喊道,您不是答應過我們會帶我們回去的么!
回去!回去?回去。。。從載著將近百萬的國民黨軍官、軍眷的船支慢慢遠離大陸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盼著,回去。
所以那一首小曲兒,從到臺灣的那一天一直唱到現在,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所以那正宗的天津包子,從到臺灣的那一天一直吃到現在,皮薄餡多,肥瘦適宜。
所以那一口標準的山東青島話,從到臺灣的那一天一直講到現在,即使娶了臺灣的媳婦兒,鄉音也絲毫未改。
臺灣對于他們到底是什么?是家?是中轉站?是最終歸宿?
那種迷惘彷徨無奈和心酸,伴隨著他們整整一輩子。
整場戲我都一直處于想哭的狀態。歷史是多么的沉重!戰爭是多么的殘忍!然后這沉重的歷史這殘忍的戰爭,這些后果這些結果卻要讓普普通通的人民們去承擔!
戰爭沒有對錯,只有失敗和成功。
歷史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角度。
那偉大的命運之手只那么輕輕一撥,便讓至親骨肉生生分離,妻離子散,人走客鄉。但是也總是會有那么一天的吧,這命運之手輕輕一拉,我們最終在一起。
不擅言辭更不擅筆墨的父親,在信的最后說,愿你此生不知道什么叫戰爭,愿你一生平安。父1956年11月26日于寶島一村。
這是整場話劇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一個因戰亂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的男人給他的兒子最深最深的祝福和期盼。那期盼與功名利祿無關,與家國大義無關,只愿你永遠不會經歷一種殘酷,這種殘酷叫做,戰爭。
聽到這句臺詞的時候,我渾身顫栗,這是整部劇第一次那么明確地點出,戰爭之痛,戰事之苦,那是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他們在臺灣過第一個年的時候,曾喜氣洋洋地說,這是我們在臺灣過的第一個年,也是最后一個。因為他們堅信,逃離是暫時的,他們很快就會反攻大陸,跟家人團聚。這時候很多觀眾都笑了。他們笑,是因為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這些人一去就是六十年,至今未歸。他們笑那時候這些人太天真異想天開。他們笑這些人自以為是白日做夢。他們能笑,只不過是于之當時,他們是六十年后歷史的見證者。
可我笑不出來。即便是我真的在1950年的臺灣,面對這些國民黨老兵對歸鄉熱切的在我看來確實是天真的期盼,我也不忍心告訴他們這期盼至少在六十年內會落空。因為對于走的匆忙甚至沒來得及跟父母道別的他們來說,這個期盼就是他們這一生的希望啊。
70年代的那場戲,蔣公逝世,眷村老小跪地痛哭,尤其是對于那些還心存希望的老兵來說,這無異于是宣判了他們的死刑,與親人永世隔離的死刑。屈哥飾演的老趙,撕心裂肺地喊道,您不是答應過我們會帶我們回去的么!
回去!回去?回去。。。從載著將近百萬的國民黨軍官、軍眷的船支慢慢遠離大陸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盼著,回去。
所以那一首小曲兒,從到臺灣的那一天一直唱到現在,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所以那正宗的天津包子,從到臺灣的那一天一直吃到現在,皮薄餡多,肥瘦適宜。
所以那一口標準的山東青島話,從到臺灣的那一天一直講到現在,即使娶了臺灣的媳婦兒,鄉音也絲毫未改。
臺灣對于他們到底是什么?是家?是中轉站?是最終歸宿?
那種迷惘彷徨無奈和心酸,伴隨著他們整整一輩子。
整場戲我都一直處于想哭的狀態。歷史是多么的沉重!戰爭是多么的殘忍!然后這沉重的歷史這殘忍的戰爭,這些后果這些結果卻要讓普普通通的人民們去承擔!
戰爭沒有對錯,只有失敗和成功。
歷史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角度。
那偉大的命運之手只那么輕輕一撥,便讓至親骨肉生生分離,妻離子散,人走客鄉。但是也總是會有那么一天的吧,這命運之手輕輕一拉,我們最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