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于死生的,輪回

這篇劇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這是一部通過夢來解讀宿命的話劇。
弗洛伊德認為對于人格應當有三個層次上的認知,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欲望,自我是現實,而超我是良知。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本我和超我似乎往往對立起來。那么,有沒有一種境況,讓本我和超我和諧的統一呢?或許有吧,但它只出現在夢中。
開始: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最初的故事是在一個環形的劇場里,一些人繞著這個環形的舞臺緩慢行走,然后快起來,最后變更了跑,逐漸的,大家都停下來,停下來,開始講一個關于戰國時候的故事。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做莊如夢的儒生,他淡然,他出世,因為他能夠在夢里創造自己的世界;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做秦始皇的壞皇帝,他想要長生,也想要坑儒,因為他想讓他的江山千秋穩固。因為是儒生,莊如夢成為了秦始皇的階下囚,在那段日子里,莊如夢的生命除了等待死亡,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他卻在行刑的前一天離開了人世,他的離開,仿佛讓死亡登時沒有了意義。
關于生死,他這樣說:浮生若夢,似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
然后是《西藏生死書》中的一個故事,醫生小梅是從臺大醫學院剛剛畢業的實習醫生,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分到五個病人,但是不幸的就在這一天,她就失去了四個病人。對于站在生死線上挽救病人的醫生來說,病患的生死究竟意味著什么呢?是關于生命的救贖,還是關于職業的操守,或者是謀生的手段?不顧一切的,小梅想要挽救5號病人的生命,她聽說西藏密宗有一種“自我交換法”,用自己健康的氣息去交換病人痛苦的血肉。但如果不能成功,她想,至少,至少,能夠傾聽他們的故事。于是,她請求他說出他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西藏游牧夫妻的故事。在寬廣高潔的青藏高原的草原上,有一對新婚的牧羊人夫婦,新婚的喜悅和草原上的野花讓他們快樂。他們手牽著手在草原上散步,累了就躺倒在大樹下休息。天色漸晚,牧羊人醒來后不見了妻子,著急的牧羊人在荒野中苦苦追尋。不知找過了多少天,也不知找過了多少路,他遇到了一個女人拖著一個男人的尸體,準備送去天葬場天葬。牧羊人幫助了那個女人,女人請牧羊人回家里過夜,然后他們生活在了一起,也有了子女,日子簡單而幸福,似乎這樣的幸福來得有些不真實。不幸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突然間女人和孩子因惡疾而相繼離世,他的幸福如同空氣中的肥皂泡,在一個剎那,全部破滅。然而就在這時,他被妻子溫柔的手臂搖醒,“天色晚了,我們該回家了。”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5號病人和妻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電影院的售票處,一個漂亮的女人在電話里與自己的愛人爭吵,爭吵的內容是關于30分鐘后開演的電影愛人能不能陪她觀看。爭吵的結果沒有如女人的意,憤怒之中女人摔了電話,將一張電影票送給了排在身后的5號病人。之后的過程似乎可以被忽略,女人成為了5號病人的妻子。這個故事很簡單,如同所有男女間不經意的邂逅,而故事的本身又很不簡單,那場不經意間邂逅,是不是早就已經注定?如果是的話,那接下來的不幸,是不是也是注定?他們有了一個孩子,但是剛出生不久就死去了,孩子的死去凍結了他們的夫妻關系,然后有一天,妻子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第三個故事,妻子的故事。妻子病了,生了很嚴重的病,所以她選擇離開。她是一個混血兒,在臺北長大的她從來都沒有見過她那來自法國的父親,父親是她靈魂深處一道永恒的傷口。她病了,有人害她生了病,她就要死了。她漫無目的的在人海中流浪,只為尋找到她的仇人只為在臨死前報復那個害了她的人。終于有一天,在一間咖啡廳的二樓上,她看到了她渴望已久的仇人,突然間,那個人,從二樓上撞破玻璃墜落在大街上,死了。是的,他死了,她的仇人死了,那么她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第四個故事,江紅的故事。孩子的死去、妻子的離開,讓5號病人痛苦不已,這種痛苦使他患上了不能解釋、不能治療、不能痊愈的怪病,死亡是他唯一的出路。但是,等待死亡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救贖,自我的救贖。于是,他開始周游世界,在巴黎他遇見了偷渡到法國的中國女孩——江紅。她一邊在中餐館打工解決溫飽,一邊在巴黎學習著繪畫。否認自己的身份、否認自己家鄉、否認自己的語言是江紅作為偷渡客在巴黎生存下去的唯一精神保障,以至于她有的時候甚至不相信自己真實存在過。早上醒來她坐在床的左邊,起身,進入廚房,拿起一個雞蛋,打碎,倒進鍋里,滋——,她發現她仍然坐在床的左邊,于是她再次起身,進入廚房,拿起一個雞蛋,打碎,倒進鍋里,滋——,她仍然坐在床的左邊。她不相信,她起身,進入廚房,拿起雞蛋,打碎,倒進鍋里,滋——,一切又重新開始。第四個雞蛋,滋——;第五個雞蛋,滋——;第六個雞蛋,滋——;最后一次,她拿起雞蛋,打碎,倒進鍋里,雞蛋竟然熟了。
第五個故事,諾曼底的故事。5號病人在巴黎除了江紅不認識任何人。于是他跟著江紅回了家,也向她傾訴了他的痛苦和困惑。在一個吉普賽人的水晶球里,5號病人看到了他的妻,也看到了一座古堡,那是位于一座位于諾曼底的城堡,它和他的妻子有什么樣的聯系呢?5號病人在生命的意義逐漸變得虛無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啟示,仿佛是斷了線的風箏忽然被一根不知來自何處的線頭扯住了翅膀,解開這個謎底成為他感覺自己的腳跟仍在站在地上的唯一證明。于是他和江紅來到了諾曼底城堡。整個城堡是一座觀光賓館,在5號病人和江紅入住的房間里掛著一幅有趣的油畫,畫中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女人和一個高貴穿著的法國男人,那是杜象伯爵和他的中國妻子,叫做顧香蘭,畫的作者就是這位美麗的夫人,畫于1931年。后來,所有的變故,降臨了這座城堡,伯爵死了,夫人離開了,城堡被拍賣,成為了一座觀光賓館。關于這座城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天氣好的夜里,凝望城堡后的湖面,可以看見——自己。江紅來到湖邊,湖水清澈、美麗,卻又在夜的黑暗里閃爍著寒光;5號病人來到湖邊,湖水清澈、美麗,一艘小船載著一具黑影向他駛來,黑影在黑暗中扣動了獵槍的扳機,“砰!”,一切都消失了。
第六個故事,顧香蘭的故事。這個故事很長,我想要盡量講得簡短一些,但又害怕一不小心忽略了某個重要的細節,只得憑借著自己的認知劃分成三個部分。顧香蘭是個孤兒,被天仙閣的媽媽撿回去,身段、曲藝、禮數各方面進行細致的調教,14歲的她便成為天仙閣的頭牌。她的魅力,如果要形容的話,滿足了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全部幻想,她的花牌被排到好幾個月之后,想要見她一面更是難上加難。香蘭如同天仙閣中最美麗的鳥兒,取悅著她所想取悅的男人們。王德寶是一間絲綢店的少主人,曾一睹香蘭芳容的他對于香蘭一見傾心,很難說在那一刻在他的心里燃起的是不是愛情,但在今后的幾個月中,他的所有金錢、思想都只為香蘭而存在,他只求能夠見她一面。或者是受這份癡心的感動,香蘭接受了他,因為在他的眼里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誰說妓女不能有真感情呢?但是這份真感情卻是昂貴得令人咂舌。金絲鳥永遠屬于配得上它的籠子。作為收藏家的法國的駐華公使杜象伯爵自然不肯放過這樣美麗的藝術品,他以自由為誘餌,要香蘭做他的夫人,他要香蘭住進他的城堡。自由,呵,多么具有誘惑力的字眼啊,自由!在臨走的前一天,香蘭在一間茶館的二樓位置找到德寶,看到香蘭的德寶喝下溶了砒霜的茶水縱身墜下茶樓,死了。
第七個故事,自由的故事。多么迷人的鳥兒啊,伯爵隨處展示著他的收藏,錦衣玉食、華廈美衣裳,一切的一切,只要她笑一笑,什么都給她。但似乎,唯一缺少的,就是那曾經許諾過的誘惑——自由。香蘭來到城堡的湖邊,凝視著湖水,湖水清澈、美麗,一位蒼老的瀕死的女人向她走來,嗯,很老。為博美人一笑,伯爵通過朋友將巴黎最富盛名的藝術家們介紹給香蘭,馬蒂斯、蒙德里安的自由主義和野獸派的畫風吸引著初到巴黎的香蘭,在昏暗的咖啡館和酒吧閣樓里香蘭與那些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藝術家們暢飲言歡。這一切刺痛了伯爵的神經,他的甜美可人的金絲鳥怎能離開美麗的鳥籠與山野里的野獸為伍,但是自由的思想已經寫滿了香蘭的每一根羽毛,天空的晚霞遠比珠寶更華美。伯爵空留著金絲鑲花的鳥籠,卻再也聽不到鳥兒甜美的歌唱。
第八個故事,復仇的故事。伯爵在去倫敦出差的路途中因為火車事故突然離世,沒有為香蘭留下一分遺產,獨自徘徊在巴黎街頭的香蘭終于獲得了自由,全部的自由,但是,這是她想要的外面的世界嗎?顯然不是,生活剝奪了她所有藝術的權利,高貴的鳥兒不得不淪落到尋常人家,做一份苦工維持生計。一載又一載,一歲又一歲,戰爭來了又去了,昔日的婉約、精致的美人已經變得粗糙、平凡,活下去是為了找到他,然后報復他。在一個她做工的家庭中,她看到了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女,她想或許曾經這種幸福也可能是她的,家里的男主人過不久就要從非洲回到巴黎,那個照片里的男主人,古董商人圣路易,為什么和亨利杜象如此相像?不,那不是相像,分明就是歲月流逝后蒼老了的亨利杜象,一個旅居非洲十幾年終于準備回來巴黎的亨利杜象。香蘭辭去工作,每天只跟隨著杜象的行蹤,只待有一天能夠報復這個給了她金絲籠子又剝奪了她一切的法國男人。亨利是那么幸福,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但是他卻看起來并不那么快樂,因為他病了,就快要死了,現世的幸福是他活著的唯一的寄托,可是香蘭剝奪了它。終于,香蘭出現在亨利的面前,仍然是那個羽毛光潔的金絲鳥兒,那個神秘性感的東方女子,亨利沒能毀掉的最美麗的藝術品,只是已經完全不屬于他了。亨利在香蘭的詛咒中錯愕的死去。
病榻上,年邁的香蘭講到這里,故事便結束了。人生仿佛一場大夢,終究要有清醒的一天,帶著香蘭的故事的5號病人從上海回到巴黎,卻再也尋不見江紅的身影。
面對著小梅醫生,5號病人的故事也隨著香蘭的離世而結束,那顆在他生命里埋下的地雷最終到了爆炸的時刻,對于碰觸到地雷的無辜人來說,知道地雷是誰埋下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嗎?命運是解不開的環,是奧林匹斯山上被綁縛的普羅米修斯,是背負重石的西西弗斯,是一個故事的終點,也是另一個故事的起點。
每一個出現在生命中的人,都是該出現的;每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都是該發生的。無所謂遺忘,無所謂拋棄。這,就是因果。不要問江紅是夢,顧香蘭是真的;不要問伯爵是夢,王德寶是真的;不要問巴黎是夢,上海是真的;也許一切都是夢,一切又都是真的。怎么說呢,故事里的夢,和夢里的故事,都是真的。
死生如夢,如夢之夢。
弗洛伊德認為對于人格應當有三個層次上的認知,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欲望,自我是現實,而超我是良知。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本我和超我似乎往往對立起來。那么,有沒有一種境況,讓本我和超我和諧的統一呢?或許有吧,但它只出現在夢中。
開始: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最初的故事是在一個環形的劇場里,一些人繞著這個環形的舞臺緩慢行走,然后快起來,最后變更了跑,逐漸的,大家都停下來,停下來,開始講一個關于戰國時候的故事。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做莊如夢的儒生,他淡然,他出世,因為他能夠在夢里創造自己的世界;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做秦始皇的壞皇帝,他想要長生,也想要坑儒,因為他想讓他的江山千秋穩固。因為是儒生,莊如夢成為了秦始皇的階下囚,在那段日子里,莊如夢的生命除了等待死亡,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他卻在行刑的前一天離開了人世,他的離開,仿佛讓死亡登時沒有了意義。
關于生死,他這樣說:浮生若夢,似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
然后是《西藏生死書》中的一個故事,醫生小梅是從臺大醫學院剛剛畢業的實習醫生,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分到五個病人,但是不幸的就在這一天,她就失去了四個病人。對于站在生死線上挽救病人的醫生來說,病患的生死究竟意味著什么呢?是關于生命的救贖,還是關于職業的操守,或者是謀生的手段?不顧一切的,小梅想要挽救5號病人的生命,她聽說西藏密宗有一種“自我交換法”,用自己健康的氣息去交換病人痛苦的血肉。但如果不能成功,她想,至少,至少,能夠傾聽他們的故事。于是,她請求他說出他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西藏游牧夫妻的故事。在寬廣高潔的青藏高原的草原上,有一對新婚的牧羊人夫婦,新婚的喜悅和草原上的野花讓他們快樂。他們手牽著手在草原上散步,累了就躺倒在大樹下休息。天色漸晚,牧羊人醒來后不見了妻子,著急的牧羊人在荒野中苦苦追尋。不知找過了多少天,也不知找過了多少路,他遇到了一個女人拖著一個男人的尸體,準備送去天葬場天葬。牧羊人幫助了那個女人,女人請牧羊人回家里過夜,然后他們生活在了一起,也有了子女,日子簡單而幸福,似乎這樣的幸福來得有些不真實。不幸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突然間女人和孩子因惡疾而相繼離世,他的幸福如同空氣中的肥皂泡,在一個剎那,全部破滅。然而就在這時,他被妻子溫柔的手臂搖醒,“天色晚了,我們該回家了。”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5號病人和妻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電影院的售票處,一個漂亮的女人在電話里與自己的愛人爭吵,爭吵的內容是關于30分鐘后開演的電影愛人能不能陪她觀看。爭吵的結果沒有如女人的意,憤怒之中女人摔了電話,將一張電影票送給了排在身后的5號病人。之后的過程似乎可以被忽略,女人成為了5號病人的妻子。這個故事很簡單,如同所有男女間不經意的邂逅,而故事的本身又很不簡單,那場不經意間邂逅,是不是早就已經注定?如果是的話,那接下來的不幸,是不是也是注定?他們有了一個孩子,但是剛出生不久就死去了,孩子的死去凍結了他們的夫妻關系,然后有一天,妻子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第三個故事,妻子的故事。妻子病了,生了很嚴重的病,所以她選擇離開。她是一個混血兒,在臺北長大的她從來都沒有見過她那來自法國的父親,父親是她靈魂深處一道永恒的傷口。她病了,有人害她生了病,她就要死了。她漫無目的的在人海中流浪,只為尋找到她的仇人只為在臨死前報復那個害了她的人。終于有一天,在一間咖啡廳的二樓上,她看到了她渴望已久的仇人,突然間,那個人,從二樓上撞破玻璃墜落在大街上,死了。是的,他死了,她的仇人死了,那么她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第四個故事,江紅的故事。孩子的死去、妻子的離開,讓5號病人痛苦不已,這種痛苦使他患上了不能解釋、不能治療、不能痊愈的怪病,死亡是他唯一的出路。但是,等待死亡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救贖,自我的救贖。于是,他開始周游世界,在巴黎他遇見了偷渡到法國的中國女孩——江紅。她一邊在中餐館打工解決溫飽,一邊在巴黎學習著繪畫。否認自己的身份、否認自己家鄉、否認自己的語言是江紅作為偷渡客在巴黎生存下去的唯一精神保障,以至于她有的時候甚至不相信自己真實存在過。早上醒來她坐在床的左邊,起身,進入廚房,拿起一個雞蛋,打碎,倒進鍋里,滋——,她發現她仍然坐在床的左邊,于是她再次起身,進入廚房,拿起一個雞蛋,打碎,倒進鍋里,滋——,她仍然坐在床的左邊。她不相信,她起身,進入廚房,拿起雞蛋,打碎,倒進鍋里,滋——,一切又重新開始。第四個雞蛋,滋——;第五個雞蛋,滋——;第六個雞蛋,滋——;最后一次,她拿起雞蛋,打碎,倒進鍋里,雞蛋竟然熟了。
第五個故事,諾曼底的故事。5號病人在巴黎除了江紅不認識任何人。于是他跟著江紅回了家,也向她傾訴了他的痛苦和困惑。在一個吉普賽人的水晶球里,5號病人看到了他的妻,也看到了一座古堡,那是位于一座位于諾曼底的城堡,它和他的妻子有什么樣的聯系呢?5號病人在生命的意義逐漸變得虛無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啟示,仿佛是斷了線的風箏忽然被一根不知來自何處的線頭扯住了翅膀,解開這個謎底成為他感覺自己的腳跟仍在站在地上的唯一證明。于是他和江紅來到了諾曼底城堡。整個城堡是一座觀光賓館,在5號病人和江紅入住的房間里掛著一幅有趣的油畫,畫中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女人和一個高貴穿著的法國男人,那是杜象伯爵和他的中國妻子,叫做顧香蘭,畫的作者就是這位美麗的夫人,畫于1931年。后來,所有的變故,降臨了這座城堡,伯爵死了,夫人離開了,城堡被拍賣,成為了一座觀光賓館。關于這座城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天氣好的夜里,凝望城堡后的湖面,可以看見——自己。江紅來到湖邊,湖水清澈、美麗,卻又在夜的黑暗里閃爍著寒光;5號病人來到湖邊,湖水清澈、美麗,一艘小船載著一具黑影向他駛來,黑影在黑暗中扣動了獵槍的扳機,“砰!”,一切都消失了。
第六個故事,顧香蘭的故事。這個故事很長,我想要盡量講得簡短一些,但又害怕一不小心忽略了某個重要的細節,只得憑借著自己的認知劃分成三個部分。顧香蘭是個孤兒,被天仙閣的媽媽撿回去,身段、曲藝、禮數各方面進行細致的調教,14歲的她便成為天仙閣的頭牌。她的魅力,如果要形容的話,滿足了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全部幻想,她的花牌被排到好幾個月之后,想要見她一面更是難上加難。香蘭如同天仙閣中最美麗的鳥兒,取悅著她所想取悅的男人們。王德寶是一間絲綢店的少主人,曾一睹香蘭芳容的他對于香蘭一見傾心,很難說在那一刻在他的心里燃起的是不是愛情,但在今后的幾個月中,他的所有金錢、思想都只為香蘭而存在,他只求能夠見她一面。或者是受這份癡心的感動,香蘭接受了他,因為在他的眼里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誰說妓女不能有真感情呢?但是這份真感情卻是昂貴得令人咂舌。金絲鳥永遠屬于配得上它的籠子。作為收藏家的法國的駐華公使杜象伯爵自然不肯放過這樣美麗的藝術品,他以自由為誘餌,要香蘭做他的夫人,他要香蘭住進他的城堡。自由,呵,多么具有誘惑力的字眼啊,自由!在臨走的前一天,香蘭在一間茶館的二樓位置找到德寶,看到香蘭的德寶喝下溶了砒霜的茶水縱身墜下茶樓,死了。
第七個故事,自由的故事。多么迷人的鳥兒啊,伯爵隨處展示著他的收藏,錦衣玉食、華廈美衣裳,一切的一切,只要她笑一笑,什么都給她。但似乎,唯一缺少的,就是那曾經許諾過的誘惑——自由。香蘭來到城堡的湖邊,凝視著湖水,湖水清澈、美麗,一位蒼老的瀕死的女人向她走來,嗯,很老。為博美人一笑,伯爵通過朋友將巴黎最富盛名的藝術家們介紹給香蘭,馬蒂斯、蒙德里安的自由主義和野獸派的畫風吸引著初到巴黎的香蘭,在昏暗的咖啡館和酒吧閣樓里香蘭與那些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藝術家們暢飲言歡。這一切刺痛了伯爵的神經,他的甜美可人的金絲鳥怎能離開美麗的鳥籠與山野里的野獸為伍,但是自由的思想已經寫滿了香蘭的每一根羽毛,天空的晚霞遠比珠寶更華美。伯爵空留著金絲鑲花的鳥籠,卻再也聽不到鳥兒甜美的歌唱。
第八個故事,復仇的故事。伯爵在去倫敦出差的路途中因為火車事故突然離世,沒有為香蘭留下一分遺產,獨自徘徊在巴黎街頭的香蘭終于獲得了自由,全部的自由,但是,這是她想要的外面的世界嗎?顯然不是,生活剝奪了她所有藝術的權利,高貴的鳥兒不得不淪落到尋常人家,做一份苦工維持生計。一載又一載,一歲又一歲,戰爭來了又去了,昔日的婉約、精致的美人已經變得粗糙、平凡,活下去是為了找到他,然后報復他。在一個她做工的家庭中,她看到了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女,她想或許曾經這種幸福也可能是她的,家里的男主人過不久就要從非洲回到巴黎,那個照片里的男主人,古董商人圣路易,為什么和亨利杜象如此相像?不,那不是相像,分明就是歲月流逝后蒼老了的亨利杜象,一個旅居非洲十幾年終于準備回來巴黎的亨利杜象。香蘭辭去工作,每天只跟隨著杜象的行蹤,只待有一天能夠報復這個給了她金絲籠子又剝奪了她一切的法國男人。亨利是那么幸福,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但是他卻看起來并不那么快樂,因為他病了,就快要死了,現世的幸福是他活著的唯一的寄托,可是香蘭剝奪了它。終于,香蘭出現在亨利的面前,仍然是那個羽毛光潔的金絲鳥兒,那個神秘性感的東方女子,亨利沒能毀掉的最美麗的藝術品,只是已經完全不屬于他了。亨利在香蘭的詛咒中錯愕的死去。
病榻上,年邁的香蘭講到這里,故事便結束了。人生仿佛一場大夢,終究要有清醒的一天,帶著香蘭的故事的5號病人從上海回到巴黎,卻再也尋不見江紅的身影。
面對著小梅醫生,5號病人的故事也隨著香蘭的離世而結束,那顆在他生命里埋下的地雷最終到了爆炸的時刻,對于碰觸到地雷的無辜人來說,知道地雷是誰埋下的,真的有那么重要嗎?命運是解不開的環,是奧林匹斯山上被綁縛的普羅米修斯,是背負重石的西西弗斯,是一個故事的終點,也是另一個故事的起點。
每一個出現在生命中的人,都是該出現的;每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都是該發生的。無所謂遺忘,無所謂拋棄。這,就是因果。不要問江紅是夢,顧香蘭是真的;不要問伯爵是夢,王德寶是真的;不要問巴黎是夢,上海是真的;也許一切都是夢,一切又都是真的。怎么說呢,故事里的夢,和夢里的故事,都是真的。
死生如夢,如夢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