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能致死

當開麻把戀犀強奸了,我們都只能被拍臉看看星你了。
-------------------------------------------
看完有點無話可說。雖然我也不太明白當年的這個劇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我一直覺得孟的水平很一般很一般沒有啥特別突出之處——好像一夜之間,那些還沒看過安妮寶貝還沒去麗江私奔的人都得看個孟京輝了。
總之,當年我眼中的戀愛的犀牛,是契合了一大票青年的口味的:他們畢業了或者還沒畢業,工作了或者將要工作,青黃不接,渴望精神食糧。這個馬路就是這樣,有點愛情的憂傷,也有點平庸普通,還有寫詩吶喊這些的神經特質。但最關鍵的一點呢,我覺得是有一點等待戈多的不確定性——一個還不知道自己將要成為什么的人,對自己的認知,因為護女神不得,而在一個自我反思的年紀建立起質疑。
所以我一直覺得戀愛的犀牛壓根不是個愛情的劇。它本來應該是個年輕人獨立意識覺醒的劇。
很可惜,在市場化的大潮下,為了迎合觀眾,為了花掉預算,這個劇已經成為一個大笑話。如果我們想看無數的梗,看看春晚就行了,為啥我們要來看這么一個劇呢?如果孟和廖能看到我這篇評論,我希望你們能回答:你們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去踐踏曾經的訴求?被晃到要瞎的燈光,喧賓奪主的鼓點(我就不說這是搖滾了真的很無語),除了奔跑就是吶喊就是各種俗套的抖包袱,元素拼成一塊補丁布,全無整體感,更談不上意境了。
最后真是祝大家愉快,別冤枉了這票錢。沒別的就醬。
-------------------------------------------
看完有點無話可說。雖然我也不太明白當年的這個劇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我一直覺得孟的水平很一般很一般沒有啥特別突出之處——好像一夜之間,那些還沒看過安妮寶貝還沒去麗江私奔的人都得看個孟京輝了。
總之,當年我眼中的戀愛的犀牛,是契合了一大票青年的口味的:他們畢業了或者還沒畢業,工作了或者將要工作,青黃不接,渴望精神食糧。這個馬路就是這樣,有點愛情的憂傷,也有點平庸普通,還有寫詩吶喊這些的神經特質。但最關鍵的一點呢,我覺得是有一點等待戈多的不確定性——一個還不知道自己將要成為什么的人,對自己的認知,因為護女神不得,而在一個自我反思的年紀建立起質疑。
所以我一直覺得戀愛的犀牛壓根不是個愛情的劇。它本來應該是個年輕人獨立意識覺醒的劇。
很可惜,在市場化的大潮下,為了迎合觀眾,為了花掉預算,這個劇已經成為一個大笑話。如果我們想看無數的梗,看看春晚就行了,為啥我們要來看這么一個劇呢?如果孟和廖能看到我這篇評論,我希望你們能回答:你們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去踐踏曾經的訴求?被晃到要瞎的燈光,喧賓奪主的鼓點(我就不說這是搖滾了真的很無語),除了奔跑就是吶喊就是各種俗套的抖包袱,元素拼成一塊補丁布,全無整體感,更談不上意境了。
最后真是祝大家愉快,別冤枉了這票錢。沒別的就醬。
有關鍵情節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