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戲班》不糊涂,《一絲不掛》笑掉牙

這篇劇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英國作家邁克爾·弗萊恩 (Michael Frayn) 的三幕鬧劇《糊涂戲班》,前身為1977年的獨幕劇《存在》,講述了一個從臺前到幕后都糊涂不堪的劇團排演同樣糊涂的劇本——《無中生有》的故事。1982年,這位編劇有史以來心思最為縝密地環環相扣營造了一出鬧劇,從美國到中國,所有版本都從未暗淡其光輝。在那看似神經錯亂的演出與故事背后,他創造的不僅是一個完美精準的舞臺機制;在那劇本由死到生的緩慢瓦解與支離破碎中,弗萊恩也時刻提醒著我們,無論多么絕望地維系日常生活秩序,其風平浪靜下都是可怕的荒謬之淵。
如同周星馳的解構主義電影,這樣混亂的戲碼,盡管與其可挖掘的深邃思想格格不入,但二者都在作者的哲學背景和精妙策劃下,和諧共處。通過一出老套英式鬧劇的最后一次排練、一個月后臺前幕后、以及最終呈現給觀眾的《一絲不掛》,《糊涂戲班》在同一別墅布景板前后,讓觀眾笑到天荒地老。
戲中戲《一絲不掛》本身就是一場鬧劇,演員夸張而模式化地摔門跳躍扔東西,沙丁魚罐頭橫飛,五毛特效的假酋長,只穿內衣飛來蕩去的妖蛾子。弗萊恩在第一幕排練就不緊不慢地塑造了很具劇場典型的演員人物,以及看似唯一正經,實則傻氣漸露的導演。首先是飾演“很保守女管家”的朵緹,除了搞不清什么時候該拿進拿出沙丁魚罐頭,什么時候該接電話,她還是這出劇的投資人。但在幕后,這位“其實很不保守”,和飾演房地產商的小白臉蓋瑞、別墅男主人弗萊德都上演了姐弟戀。第二幕中三人也爭風吃醋,大打出手,成為幕后混亂的始作俑者。
《一絲不掛》中的蓋瑞,這位從不把話說完整的風騷青年,帶著整出戲都勇敢比基尼出場的“美傻甜”布魯克,來到林中大別墅準備難忘今宵,順便偷出賬本,卻不料偷稅漏稅的別墅主人弗萊德及其夫人貝琳達恰巧從西班牙回來,也要云雨一番。有些娘娘腔的弗萊德暈血暈暴力,勇敢焦慮地在喜劇事業中摸爬滾打,貝琳達則是個嘴里甜出蜜卻實為攪屎棍的八卦天后。朵緹之外最為出彩的布魯克,除了時不時撅起屁股滿場找隱形眼鏡,也在戲外與導演和呆萌監制帕皮相愛相殺成一團。資深酒鬼塞爾斯登則扮演入室大盜,卻常常不記得何時登場,記得了便又四處“買醉”,讓整個劇團操碎了心。于是,道具神秘錯位,演員落荒奔走,導演情緒失控,從一個局內人來看,戲里戲外盡是淚,卻把觀眾笑成了一朵花。
第二幕中,我們變成了上帝視角,舞臺也180度轉到幕后,原汁原味再現鋼筋鐵骨的后場,以及更赤裸裸的欲望和癲狂。地下三角戀都一一浮出水面,一切肉體接觸都變成假戲真做,還有酒鬼塞爾斯登插科打諢,臺前表演、道具調度混亂不堪,卻毫不懈怠地卯勁奔跑。連一向正常的導演也被仙人掌扎了一屁股。蓋瑞本就懷疑朵緹不忠,又在每次下場后撞見她與弗萊德亦真亦假地卿卿我我——最后演變為朵緹對蓋瑞的報復性刻意為之。此刻的蓋瑞從第一幕的優雅芭蕾舞演員,演變為一頭上躥下跳的袋鼠,以其花里胡哨的肢體動作成功真情流露、爭風吃醋,與片刻不斷暈倒、嚇得屁滾尿流的“靜態”弗萊德形成鮮明對比。另一方面,懷著導演孩子的監制帕皮則不斷誤收導演本應送給布魯克的鮮花,還在布魯克拒絕登臺時“分分鐘”主動脫衣救場。觀眾不僅感嘆,可憐這么一個似乎唯一純潔理智的小姑娘,也被整個兵荒馬亂剝光了羞恥。
第三幕是前兩幕一切矛盾的交匯點和高潮處,盡管其大致故事觀眾已經明了,以至于理應削弱第三幕的表現力,而其不同之處則在于戲劇藝術的無法挽救性——無論如何也要繼續演下去:于是第一幕中可以來來回回糾正的橋段、吊兒郎當的演員被訓斥還能再檢討改正,放到第三幕卻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笑點。“啊,沙丁魚罐頭,它不……它沒有不在這兒!”如此無厘頭臺詞比比皆是,開錯門,上錯場,褲子掉,裙子飛。再加上明明白白的情敵撕逼,接著各種竭盡全力卻囫圇吞棗的救場,本該團結一心的演員們互挖墻腳。最后,三個身穿黑白條紋的強盜和三個阿拉伯酋長輪番現身,出盡洋相,所有演員內外都是遍體鱗傷。
弗萊恩深知道具的頑固性,災難的滾雪球效應,也揪準了我們熱衷且懼怕混亂無序的人世常態。他并沒有遵循自古流傳的鬧劇主題,并沒有向小資產階級刺出匕首,僅僅活用程式化橋段,精細縝密地玩味死劇本和活演員,就贏得了鬧劇滿堂彩。臥室喜劇本是“追逐”敘述框架另一種更為性感的版本,在《糊涂戲班》中卻額外暴露了人類的墮落本質,剝離了世俗幻象,讓“鬧”后之“悲”顯露無遺。
可以說《糊涂戲班》云集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黃金班底,所有演員都以其無比夸張的動作臺詞,沉醉于“不知”中,盡心讓觀眾玩味笑話。呂游的弗萊德一角本非主角,卻活生生以最少最娘的臺詞動作搶足了戲份;郭威飾演的蓋瑞肢體如此優雅瀟灑,模棱兩可的表達更成為笑料;范祎琳的布魯克與郭威如一對芭蕾活寶,癡呆愚蠢得猶如春風撲面;劉婉玲飾演的朵緹和吳靜為的“八卦女王”貝琳達都是中年不減風韻,特別渲染了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欲望噴泄。 導演也不忘調侃自己不再繁茂的頭頂。渾身是戲的他們,讓觀眾笑得差點漏氣而亡。
《糊涂戲班》的故事,是俗不可耐,但能將這樣一個大俗講得天衣無縫,興味無窮,難道不是比那些掉書袋所謂有深度強幾千幾萬倍?如果能夠再加入從音效到燈光的幕后糊涂,譬如強盜入室時錯亂的玻璃碎裂聲,將十全十美。五月繼續拭目以待!
如同周星馳的解構主義電影,這樣混亂的戲碼,盡管與其可挖掘的深邃思想格格不入,但二者都在作者的哲學背景和精妙策劃下,和諧共處。通過一出老套英式鬧劇的最后一次排練、一個月后臺前幕后、以及最終呈現給觀眾的《一絲不掛》,《糊涂戲班》在同一別墅布景板前后,讓觀眾笑到天荒地老。
戲中戲《一絲不掛》本身就是一場鬧劇,演員夸張而模式化地摔門跳躍扔東西,沙丁魚罐頭橫飛,五毛特效的假酋長,只穿內衣飛來蕩去的妖蛾子。弗萊恩在第一幕排練就不緊不慢地塑造了很具劇場典型的演員人物,以及看似唯一正經,實則傻氣漸露的導演。首先是飾演“很保守女管家”的朵緹,除了搞不清什么時候該拿進拿出沙丁魚罐頭,什么時候該接電話,她還是這出劇的投資人。但在幕后,這位“其實很不保守”,和飾演房地產商的小白臉蓋瑞、別墅男主人弗萊德都上演了姐弟戀。第二幕中三人也爭風吃醋,大打出手,成為幕后混亂的始作俑者。
《一絲不掛》中的蓋瑞,這位從不把話說完整的風騷青年,帶著整出戲都勇敢比基尼出場的“美傻甜”布魯克,來到林中大別墅準備難忘今宵,順便偷出賬本,卻不料偷稅漏稅的別墅主人弗萊德及其夫人貝琳達恰巧從西班牙回來,也要云雨一番。有些娘娘腔的弗萊德暈血暈暴力,勇敢焦慮地在喜劇事業中摸爬滾打,貝琳達則是個嘴里甜出蜜卻實為攪屎棍的八卦天后。朵緹之外最為出彩的布魯克,除了時不時撅起屁股滿場找隱形眼鏡,也在戲外與導演和呆萌監制帕皮相愛相殺成一團。資深酒鬼塞爾斯登則扮演入室大盜,卻常常不記得何時登場,記得了便又四處“買醉”,讓整個劇團操碎了心。于是,道具神秘錯位,演員落荒奔走,導演情緒失控,從一個局內人來看,戲里戲外盡是淚,卻把觀眾笑成了一朵花。
第二幕中,我們變成了上帝視角,舞臺也180度轉到幕后,原汁原味再現鋼筋鐵骨的后場,以及更赤裸裸的欲望和癲狂。地下三角戀都一一浮出水面,一切肉體接觸都變成假戲真做,還有酒鬼塞爾斯登插科打諢,臺前表演、道具調度混亂不堪,卻毫不懈怠地卯勁奔跑。連一向正常的導演也被仙人掌扎了一屁股。蓋瑞本就懷疑朵緹不忠,又在每次下場后撞見她與弗萊德亦真亦假地卿卿我我——最后演變為朵緹對蓋瑞的報復性刻意為之。此刻的蓋瑞從第一幕的優雅芭蕾舞演員,演變為一頭上躥下跳的袋鼠,以其花里胡哨的肢體動作成功真情流露、爭風吃醋,與片刻不斷暈倒、嚇得屁滾尿流的“靜態”弗萊德形成鮮明對比。另一方面,懷著導演孩子的監制帕皮則不斷誤收導演本應送給布魯克的鮮花,還在布魯克拒絕登臺時“分分鐘”主動脫衣救場。觀眾不僅感嘆,可憐這么一個似乎唯一純潔理智的小姑娘,也被整個兵荒馬亂剝光了羞恥。
第三幕是前兩幕一切矛盾的交匯點和高潮處,盡管其大致故事觀眾已經明了,以至于理應削弱第三幕的表現力,而其不同之處則在于戲劇藝術的無法挽救性——無論如何也要繼續演下去:于是第一幕中可以來來回回糾正的橋段、吊兒郎當的演員被訓斥還能再檢討改正,放到第三幕卻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笑點。“啊,沙丁魚罐頭,它不……它沒有不在這兒!”如此無厘頭臺詞比比皆是,開錯門,上錯場,褲子掉,裙子飛。再加上明明白白的情敵撕逼,接著各種竭盡全力卻囫圇吞棗的救場,本該團結一心的演員們互挖墻腳。最后,三個身穿黑白條紋的強盜和三個阿拉伯酋長輪番現身,出盡洋相,所有演員內外都是遍體鱗傷。
弗萊恩深知道具的頑固性,災難的滾雪球效應,也揪準了我們熱衷且懼怕混亂無序的人世常態。他并沒有遵循自古流傳的鬧劇主題,并沒有向小資產階級刺出匕首,僅僅活用程式化橋段,精細縝密地玩味死劇本和活演員,就贏得了鬧劇滿堂彩。臥室喜劇本是“追逐”敘述框架另一種更為性感的版本,在《糊涂戲班》中卻額外暴露了人類的墮落本質,剝離了世俗幻象,讓“鬧”后之“悲”顯露無遺。
可以說《糊涂戲班》云集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黃金班底,所有演員都以其無比夸張的動作臺詞,沉醉于“不知”中,盡心讓觀眾玩味笑話。呂游的弗萊德一角本非主角,卻活生生以最少最娘的臺詞動作搶足了戲份;郭威飾演的蓋瑞肢體如此優雅瀟灑,模棱兩可的表達更成為笑料;范祎琳的布魯克與郭威如一對芭蕾活寶,癡呆愚蠢得猶如春風撲面;劉婉玲飾演的朵緹和吳靜為的“八卦女王”貝琳達都是中年不減風韻,特別渲染了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欲望噴泄。 導演也不忘調侃自己不再繁茂的頭頂。渾身是戲的他們,讓觀眾笑得差點漏氣而亡。
《糊涂戲班》的故事,是俗不可耐,但能將這樣一個大俗講得天衣無縫,興味無窮,難道不是比那些掉書袋所謂有深度強幾千幾萬倍?如果能夠再加入從音效到燈光的幕后糊涂,譬如強盜入室時錯亂的玻璃碎裂聲,將十全十美。五月繼續拭目以待!

時不時吐槽笑死你,或以1%非主流群體的勇氣思索實事,絕無惡意
© 本文版權歸作者 你猜我是誰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