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2年4月28日-2002年5月4日
隊友:CSharp,pup,松鼠,豐子,yanshary,熙熙
序
一直以為自己的記憶力很好,有天翻翻照片,卻發現關于很多東西的回憶已經模糊。渾渾噩噩的狀態會把人所有的棱角磨平,包括你努力記住不愿忘卻的或者快樂或者悲傷的往事。
行走于長江沿岸,穿越在峽谷之間,是一種徹底輕松和愉悅的感受過程。不時的驚喜,讓旅途充滿了快樂。
如果說驢行是一個夢,那么當我回到現實的時候,周而復始的生活,缺乏目的的忙碌,總是讓人懷疑有那么一天,我會失去所有的激情和銳氣。
于是我只有選擇把它記下來,用這些心靈的碎片,作為我活著的證明。
當然,還有一個目的是,如同交作業一樣,胡亂給想看我的游記的朋友一個交代。你們幾乎沒有任何理由的欣賞,是我堅持下來的理由。
是為序。
1
坐火車時還是喜歡坐在窗邊看風景。變化可以讓平凡變得生動起來。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早已對稻田丘陵和瓦頂屋子無比熟悉,它們還是能夠觸動我的心弦。
深夜,列車離開了京廣線。看不清楚外面是什么情形,只知道一直有淅淅瀝瀝的雨。
走走停停中,一個個只在地圖上看過它們的名字的小站給我留下的印象,僅僅是昏黃的燈光,幾個舉著旗子的模糊人影,還有的就是在雨中閃亮的鐵軌。
早晨,火車難以置信的準點到達宜昌。
每每想起長江,總是莫名的激動。從沱沱河的雪水到虎跳峽的激流,穿過重山峻嶺,直奔茫茫大海而去,這是何等的氣勢。
眼前的長江卻是平靜的,她用沉默來迎接我們。我喜歡這樣的交流,無需言語卻已一切明了。
上幾次看見長江都是在火車上,而且不是凌晨就是黃昏,于是總是在有節奏的轟鳴聲中,與朦朧的長江擦肩而過。
而現在,她就在我的眼前了,我們的船就在江面上緩緩駛著,只要坐在船舷上俯下身去,就可以讓江水漫上手臂。
反而沒有了激動,就好像突然重遇一個時常掛念的久別的朋友,剩下的,只是會心的微笑。
還沒有進入三峽,平常的景色,平常的渡船,平常的鄉民。隨意的散坐在船頭和船艙,感覺如同和他們一起早起趕集。哪怕是排在船艙前部的一溜兒大背包也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晨風帶著一絲的涼意拂過,我們的行程就這樣開始了。
2
對于驢友來說,當陽頭二組是一個親切的名字。在所有徒步三峽的攻略上,都有著這樣的字句:“當地民風甚好….”
我現在依然能很清晰的記起那家人的純樸的笑容。與一路的泥濘對比,這里的溫暖舒適讓人感覺猶如置身天堂。
他們張羅著為我們摘來了橘子。不過橘子的味道和它們的好聽的名字不太相稱。盡管如此,又餓又渴的我們還是把一籃子的五月紅消滅殆盡。
村子座落在離江面二三百米的山頂,由于山坡和果樹的遮擋,幾乎已經看不見江水。對面峭壁聳立,這里只是西陵峽的下游,然而窺此一斑,三峽的雄偉已經可以想見。
雖然再三跟鄉親說隨便弄點就可以了,午飯仍然太過豐盛,知名不知名的菜擺了滿滿一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如果不是接下來有一段難度很大的路程,還真有陪老大爺喝一杯的沖動。
離開之前,我們一起坐在門口的竹椅子上合影留念,可惜的是,不知道為什么他們不愿意過來,就連那個小男孩也可能因為害羞跑開了。
也許,凡事都會有遺憾。不要緊,如果行程中有些東西不能用照片記錄,那么我就會把它記在心里。
3
三斗坪對于我們只是一個驛站。晚上到達,清晨離開,而且由于趕船,甚至沒能好好的看它一眼。
然而還是記住了這里,并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第一次住在長江邊上。
坐上小船駛向三斗坪的時候,暮色已經降臨,在深黛的夜晚,航行在長江上,沒有星星和月亮,只在很遠的地方,有亮點晃動著,恍惚間,感覺就像不遠處的江面上有幾只螢火蟲在搖曳,仔細看,才知道那是鎮上的燈光,孤獨卻不落寞。
當三斗坪從地平線上慢慢升起,最后完整的展現在面前的時候,我們的眼睛亮了起來,長江大橋橫跨南北兩岸,河堤,樓房,到處燈火通明,倒映在江面上,璀璨奪目。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見砰砰幾聲,遠處有煙花騰空而起,散開,然后星星點點的消失在夜空中。
船上的人不約而同的歡呼起來。
晚風輕拂,小船搖曳,有什么感覺比得上這種突如其來的快樂呢?
伴隨著“迎接”我們的煙花帶來的好心情,我們住進了江邊的農家小旅館。
夜涼如水,睡在溫暖的睡袋里,聽著不遠處隱隱約約的江濤,和偶爾打在門外麻石階梯上的雨聲,享受著這輕松和自由的一刻。
這大概就是幸福了吧。
4
巴東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地方。站在碼頭,看著雨線落在一級級石階上,不由得就會想起那句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破舊的街道,破舊的房子。滴著水的屋檐,熱騰騰的豆漿。早晨的巴東雜亂而溫暖。
熱情的老板娘很快給我們端上了油條油餅。七個人一共用八塊錢的豐盛早餐,成了這次旅途中愉快的回憶。
又要出發了。還是坐普通的渡船,和老鄉們混跡一處。親切而貼近,大概就是徒步旅行的意義所在。
站在亂石灘上,保護著隊友一個個踏上船頭的甲板。大雨飄散在臉上,眼前模糊起來。
離開,停留,再離開,或許這就是我們對生命不息驢行不止的詮釋吧。
可是,不知道哪里是家園,于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是歸期。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古人誠不欺我。
5
青石是個很好的名字,然而鎮上的情形讓我略感失望。只有少數人家尚未搬遷,到處是斷瓦殘垣,頗有些破敗。
鎮子的對岸就是神女峰,和三峽沿途所有的山峰一樣,她幾乎是垂直的立在江邊,清秀而挺拔。
長江從神女峰前繞過一道彎,神女溪則在青石鎮旁匯入。河口是一個碼頭,幾只小船上下飄搖。
我最喜歡的是從鎮子到江邊的一大片石灘。和別處的凌亂不同,這里的石頭都很大很平,石頭之間的縫隙被沖刷下來的細沙填滿,在上面走,沒有任何踏空的擔心。
上了小船,穿行于巫峽中,江岸上風雕浪蝕的巖石默默的和我們擦肩而過。當大自然的歷史清晰的展現在面前時,我竟然無暇思考。
江流千古。
耳邊又傳來剛才有人唱起的歌聲:“誰的船歌唱得聲悠悠….”
跋
徒步三峽回來已經很久了,去之前,那些地名對我來說只是陌生的文字,但是現在,看見它們就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如同熟悉的朋友。只是,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到它們。棧道,村鎮,碼頭,石橋,一切都會在不久的將來不復存在。
如果被一樣東西馴服了,當它離開的時候,就可能會要哭的….
有不少人問過我徒步旅行的意義。我總是笑而不答。我不知道該怎么告訴他們,那些被認為自討苦吃的長時間負重行走,那些依靠毅力和勇氣穿越的危險路段,那些與自然的最親密接觸,于我是怎樣的一種快樂。
當你踏足一片土地,當你觸摸一塊巖石,當你涉過一條小溪,當你注視一棵小草,當你為了這些付出努力,它們就成了你的朋友,它們對你來說就是獨一無二的。
謹以這些文字,送給我獨一無二的三峽。
徒步三峽
dreaming
2016-08-25 20:08:34
|
昨天剛剛訂好了九月初宜昌到重慶的游輪,今天打開豆瓣看到這樣一個邀請。。。
居住在上海二十余年,這一次沿江西行,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美景和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