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題萬里] wuli蛙蛙教我的事

下載這游戲的三天后我和朋友出去玩,我看到什么都說啊我拍個照發給我媽,朋友說你媽怕不是要煩死了。不吧,我心里想。就算她嫌煩,大概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我在分享個人生活這一點上很吝嗇,朋友圈和ins都幾乎空白,不愛拍照,在外讀書一學期也不會給我媽發超過十張照片,導致這位女士與我經常失聯,也不知道對方在哪在做什么。我為這樣灑脫的關系感到驕傲,雖然有很強的情感聯系,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與自由,不互相綁架,真的很難得。 但很偶爾地,她也會略帶哀怨地感嘆同學家的兒子如此小甜心,走到哪里要發消息給他媽報告行程,一起出去玩要摟著他媽拍一百張照片。我心想他甜他的唄,您閨女就這樣了,您又不能換,就算不是貼心小棉襖誰還不能當個保暖羊毛襪咋的。 養了蛙蛙以后才醒悟,啊原來,即使人再灑脫,半顆心飄在外面卻杳無音信的感覺還是不好受;即使生活再精彩,還是會期待他寫信來分享他遇到的朋友和風景;他回家了,低頭做著自己的事情,感覺遠遠的,但還是這么使人安心。 我真的玩得非常zqsg了。 我突然覺得也許在這段令我自豪的關系的相處模式中,我從一開始就沒有給她選擇的余地,我逼她成為了一位爽快松手的母親。不僅如此,在她偶爾想穿小棉襖的時候我還扔給她一雙羊毛襪,還洋洋得意,這未免也太委屈她了。畢竟年輕且一直自以為獨立的我,只是對著一只剛認識幾天的屏幕里的蛙蛙,也會貪得無厭地想要更多啊。 蛙蛙昨天出去玩了,一直沒回來,也沒寫信。蝸牛先生和我都等了好久。我想,在蛙蛙成為我期望他成為的蛙蛙之前,我本身可能應該先成為那樣的女兒吧。 知乎上有回答說這個游戲是面向低齡兒童,我覺得它更適合我這樣把疏離當成熟,自以為長大了的成年兒童。 事情的結果是我給這位女士發了我玩耍的照片,她并沒有理我,讓我感覺我波濤洶涌的心理活動都是自己加戲(勉強微笑
今天手機系統更新,重新開機點進圖標——
『給你的新青蛙起個名字吧!』
他就這樣溜了,變成服務器上不知如何找回來的一小段數據,于是我也沒有一點留戀地刪了游戲。就是這樣的啊,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到來的離別。
希望你學著自己收收草,家里的地收成一直很好,勤快點餓不死你的。雖然還有幾個特產沒見你帶回來過,不過你玩得開心最重要。明信片寄回家里可能沒人收啦,以后寄給蝸牛蜜蜂和烏龜幾位朋友吧,他們每次來家里找你玩你都愛理不理的這可不行。
之前想著給你攢50個蛋奶餅就讓你獨立,沒想到你比我還要著急呢。那一只蛙也要努力生活噢,謝謝你這些日子教我的事。拜拜。